|
姓名:李金钢 |
职称/职务:教授 |
电话:029-85310263 |
传真: |
电子信箱:jingang@snnu.edu.cn |
研究方向:行为生态学;生理生态学 |
办公地点: |
一、个人简介
beat365官网登录入口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分别于1994年、1999年在陕西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兼任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灾害学》学报编委。
一直从事动物学、动物行为生态学教学与研究。对甘肃鼢鼠的种群生态、行为学和神经生物学等方面做了长期研究,并发现了甘肃鼢鼠的震动通讯行为,科学地阐明了震动通讯在地下鼠生活史中的生态学意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3项。1991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获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出版专著6部。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省部级教改项目4项,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编写出版教材5部。
为本科生讲授《普通动物学》、《普通生物学》、《动物行为学》等课程;为研究生讲授《行为生态学》、《哺乳动物学》和《行为学研究方法》等课程。
二、主要研究领域及兴趣
地下动物的行为及其适应与进化。
三、承担的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公益专项项目(子项目)《松鼠性诱剂(或驱避)及天敌引诱剂研制》,2014.1-2016.12,(201404405-2),25万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培养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生物基地-能力提高(野外实习)》,2012.1-2015.12,(J1103511),400万
3.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才培养基金)《陕西师范大学生物基地-能力提高(野外实习)》,2008.1-2010.12,(J0730640),180万
4.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鼢鼠视觉系统适应退化机制》,2008.1-2010.12,(30670360),26万
5. 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鼢鼠行为及行为学防治新方法研究》2002.1-2003.12, 2万
6. 主持陕西省攻关项目《鼢鼠骨药用价值研究》,2002.1-2004.12,2万
7.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的出生扩散研究,2012.1-2015.12,(31172103),2/5,62万
8. 参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项目《中国虹雉属鸟类资源调查与评估》,2007.1-2009.12,2/5, 30万
9. 参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项目《陕西大熊猫栖息地监测》,2007.1-2008.12,2/5, 6.5万
10. 参与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朱鹮扩散生物学研究》,2006.1-2008.12,2/4, 2万
11.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项目《我国高山鹑比较系统地理学研究(子项目)》,2005.1-2010.12,2/6, 30万
12.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田鼠近交回避的近亲识别对策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1999.1-2001.12,3/6,12万
13. 参与水力部横向课题《泾河东庄水库水利枢纽工程环境评价》,2000.1-2000.12,3/6, 8万
14. 参与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黄土高原旱作区农田主要害鼠—鼢鼠黄鼠综合治理技术研究》,1986.1-1990.12,2/8, 8万
15. 参与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三北林区鼢鼠综合治理技术研究》,1991.1-1995.12, 2/6, 8万
16. 参与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豫西黄土高原旱作区农田主要害鼠—棕色田鼠、黄鼠防治对策研究》,1991.1-1995.12, 3/6,7万
四、出版的著作
1.《中国农林啮齿动物与科学管理》,2005,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参编
2.《农林啮齿动物灾害—环境修复与安全诊断》,2004,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参编
3.《林区鼢鼠综合治理技术》,20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参编。
4.《农业重要害鼠的生态学及控制对策》,1998,北京:海洋出版社,参编
5.《黄土高原林区鼢鼠综合管理研究》,1995,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参编
6.《陕西省啮齿动物志》,1992,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参编
7. 《现代生物学教师教学技能概论》,2007,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主编
8. 《生物学野外实习报告册》,2011,西安:陕西师大出总社有限公司,主编
9. 《植物学野外实习手册》,2011/2015,北京:科学出版社,副主编
10.《秦岭鸟类野外实习手册》,2012/2015,北京:科学出版社,主编
11.《生态学野外实习手册》,2014,北京:科学出版社,主编
五、代表性论文
1. H.-C.XIE,J.-P.HE,J.-F.ZHU, J.-G.LI(李金钢).Expression of HIF-1αand VEGF in Skeletal Muscle of Plateau Animals in Response to Hypoxic Stress.Physiol.Res.2014,63:801-805. (通讯作者)
2. Ying-Na Li, Yu Guo, Miao-Miao Xi, Pei Yang, Xue-Ying Zhou, Shuang Yin, Chun-Xu Hai, Jin-Gang Li(李金钢), and Xu-Jun Qin. Saponins from Aralia taibaiensis Attenuate D-Galactose-Induced Aging in Rats by Activating FOXO3a and Nrf2 Pathways. Oxidative andCellular Longevity Article ID 320513,2014 (2014), (通讯作者)
3. Matthew J. Mason, Flora W.S. Lai, Jin-Gang Li(李金钢) and Eviatar Nevo. Middle Ear Structure and Bone Conduction in Spalax, Eospalax, and Tachyoryctes Mole-Rats(Rodentia: Spalacidae) JOURNAL OF MORPHOLOGY 2010,271:462–472 .
4. DAI Yue-Qin,LI Jin-Gang(李金钢), HE Jian-Ping, ZHAO Xin-Quan. The postnatal development of the retina in root vole (Microtus oeconomus). Acta Zoologica Sinica, 2006,52(2): 376-382. (通讯作者)
5. 王茁 李金钢 甘肃鼢鼠和根田鼠听域研究。四川动物,2011,30(4):612-615. (通讯作者)
6. 孟衫衫 李金钢 林恭华 地下鼠视觉系统对昼夜节律调节研究进展。四川动物,2010,29(5):672-675. (通讯作者)
7. 肖红 李金钢 多次交配对异色瓢虫雌虫寿命及适合度的影响四川动物,2010,29(6):960-962. (通讯作者)
8. 储诏灿 李金钢* 三种啮齿类动物前肢挖掘效率分析。动物学杂志,2007,通讯作者9. 李月明 李金钢*营地下生活鼠的种类及其分布。四川动物,2007,通讯作者
10. 杜央威 李金钢 赵新全 地下啮齿动物视觉系统的形态结构与机能进化。兽类学报,2006,26(1):76-83。
11. 杨静 李金钢 何建平 张有林 甘肃鼢鼠血象及其与低氧适应的关系。动物学杂志,2006,41 (2):112-115。
12. 李金钢 杜央威 郝琳 陕西师范大学校院鸟类调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82-85。
13. 李金钢 王廷正 赵新全 甘肃鼢鼠粪尿气味对侵占行为的影响。动物学报,2003,49(5):262-268。
14. 李金钢 何建平 王廷正 笼养条件下甘肃鼢鼠春秋季活动节律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2):217-222。
15. 李金钢王廷正何建平闵一建 甘肃鼢鼠的震动通讯。兽类学报,2001, 21 (2): 152-154。
16. 李金钢 何建平 王廷正 甘肃鼢鼠的求偶和交配行为。兽类学报,2001, 21(3): 234-235。
17. 李金钢 何建平 王廷正 闵一建 甘肃鼢鼠鸣声声谱分析。动物学研究,2000, 21(6):458-462.
18. 李金钢 王廷正 甘肃鼢鼠种群性比研究,动物学研究,1999,20 (6): 431-434。
19. 李金钢 王廷正 赵亚军 甘肃鼢鼠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兽类学报, 1999, 19 (2):158-159。
20. 王廷正 李金钢 等 黄土高原棕色田鼠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998,25 (4):241-245。
六、获奖情况
1. 《林木鼠兔害综合控制关键技术与示范林木鼠兔害综合控制关键技术与示范》,2012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八完成人。
2.《三北林区鼢鼠综合治理技术研究》,1999 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八完成人。
3.《黄土高原旱作区农田主要害鼠—鼢鼠黄鼠综合治理技术研究》,1991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
4.《黄土高原旱作区农田主要害鼠—鼢鼠黄鼠综合治理技术研究》,1992年获陕西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